close

旺報【記者陳曼儂╱專題報導】

「聽說你們台灣又有食安問題了!怎麼回事啊?」在南京,一個大陸官媒記者笑盈盈地問,但他心裡早有答案。

台灣媒體掀幕後、抓弊案,但在資訊不對等的中國大陸,接收到的就都是「台灣說台灣的壞話」,每當台灣市場覺得是「清掃門戶」、「下次就能更進步」時,在中國大陸市場,都是形象的毀壞與市占率的下滑。

相較於服裝、化妝等品牌遲遲打不進大陸市場,食品與連鎖餐飲一直是台灣品牌在大陸相對占優勢的一部分,但在台灣接二連三傳出食安的疑慮後,原本打造的光亮招牌也受波及,國際化競爭下,後繼無力。

有人在網路上提問大陸的知名台灣品牌有哪些?旺旺、統一、康師傅,其他被提及的就很少了;85度C成功帶起咖啡、麵包市場後,北京、上海目前正當紅的是韓系咖啡廳,裝潢、售價、曝光度都高,搭著韓劇熱潮,蠶食鯨吞台灣影響力與小清新的地位。

在上海地鐵轉運站,最好的站點與街邊店舖,是來自新加坡的麵包新語,韓國的巴黎貝甜、多樂之日,山崎麵包也直接以日籍身分加入市場,還有不斷崛起的當地品牌、創新行銷的傳統老字號等等。

事實上,上海的便利商店也非常密集,日本的羅森進軍得早,上海良友、好德等本土集團支持,全家需要非常努力,而台灣經營的7-11也很難吃香,店址明顯已是「被擠出」商圈邊緣。

泡麵,台企仍是贏家,但統一與康師傅在泡麵短兵相接,互相拚價格打行銷,廝殺激烈,問題是,在台灣具龍頭地位的統一集團,去年上半年卻因為大陸市場的競爭,而虧損6000多萬人民幣,台企互扯後腿,陸媒隔山觀虎鬥,認為是台灣品牌的內鬥。(系列八之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萬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